金融监管总局发布风险提示 防范虚假宣传诱导网络贷款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聂国春)金融监管总局7月10日发布风险提示称,金融监管近期一些不法机构或平台通过混淆概念、总局不实承诺、发布风险防范隐瞒风险等虚假宣传手段,提示诱导消费者办理网络贷款。虚假宣传虚假宣传诱导网络贷款主要有三大套路,诱导消费者要注意防范。网络
混淆概念误导贷款。贷款一些不法机构或平台利用言语误差,金融监管如以“分期缴费”“分期付款”替代“分期贷款”,总局有意误导或迷惑消费者在未充分了解服务内容和合同条款的发布风险防范情况下,完成线上签字或刷脸认证,提示签署网络贷款合同。虚假宣传过程中,诱导不法机构或平台可能通过诱导填写或技术手段窃取等方式收集个人信息,网络转卖给其他机构用于诈骗等非法用途,消费者面临个人信息被不当使用的风险。
不实承诺诱导贷款。一些不法机构或平台通过欺诈性承诺、夸大效果、杜撰信息,如宣传“包过拿证”“政策即将变化”“报名后国家有助学金奖励”甚至承诺就业保障等,引诱、催促消费者报名并办理贷款。在合同中模糊内容表述或设置极为苛刻且仅利于机构或平台的条款,比如若退费必须扣除高额违约金等,增加解约成本。有些机构或平台实为“壳公司”,主要目的是骗取钱财,无法提供实质服务,甚至不断变换地址逃避监管或法律责任。消费者发现被骗后,往往因机构跑路导致维权困难。
隐瞒贷款实际成本。一些不法机构或平台只宣传较低的表面利率、日利率、月利率,不披露较高的实际利率、年化利率、综合借贷成本,诱导消费者过度借贷。或者在宣传时模糊收费标准,故意隐瞒额外费用,实际操作中以“额外服务”“高端定制”、违约金等名义额外收费,导致实际支付的息费远超预期。
金融监管总局强调,消费者应提高警惕,理性分析高回报承诺,核实宣传真实性,拒绝各类话术套路。在选择服务时,消费者应优先考虑具有合法资质、信誉良好的机构,可通过官方渠道查询资质信息。办理业务时要谨慎提供个人信息,定期检查账户异常情况,发现信息泄露及时采取措施。
责任编辑:游婕
(责任编辑:知识)
-
清晨6点多,重庆轨道交通4号线石船站的站门刚打开,菜农们就背着装满蔬菜瓜果的背篓进站视觉中国/图)地铁的车厢里有好多菜5月末的初夏,对重庆郊区的菜农来说,是卖菜的好日子。天蒙蒙亮,重庆渝北城郊的太洪村 ...[详细]
-
7月14日,中国交通报的新闻纪实《三江源上筑通衢 毫厘之间铸匠心——青海省交控集团同赛高速公路建设纪实》刊登以来,受到交通公路行业广泛关注,正在建设的同赛高速公路突破重重难关, ...[详细]
-
大别山惊现国家保护野生动物 编辑:文竹 来源:本网原创 ...[详细]
-
装修避坑指南:设计师带你避开增漏项,省下冤枉钱2025-03-04来源:海南家贝装饰关键词:装修避坑热度:7774装修是一个复杂且耗时的过程,其中增项和漏项往往是让业主头疼的问题。为了帮助您避开这些陷 ...[详细]
-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日前发布国内首个一站式具身智能公共服务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将整合包括共性技术研发、数据采集训练、中试验证、软硬件测试、产业应用在内的全链条服务能力。其中就包括正在建设的国内首个具 ...[详细]
-
越了解,“月”愉悦 Womanizer携手性教育工作者罗南希分享经期新知【两性&情感】风尚中国网
2021年3月15日,始终关注女性身心健康的 Womanizer品牌携手知名性教育工作者罗南希于Uniee瑜伽会馆举办了一场特别活动,旨在分享Womanizer历时半年,在全球范围完成的“自我愉悦有助 ...[详细]
-
本地扩种增产 外地有效调运“伏缺期”,我市“菜篮子”拎得稳滁州网讯全媒体记者王太新 见习记者邢 颖)烈日当头,正值蔬菜生产传统“伏缺期&rd ...[详细]
-
东南网7月7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单志强 通讯员 李何颖)盛夏时节,晨光熹微,在周宁县礼门乡常源村,古朴的民居与新建的露营基地、咖啡小馆和谐相融,游客与研学团队的欢声笑语,为这方静谧的山村注入勃勃生机& ...[详细]
-
减肥备孕是很多女性在追求健康生活的同时的一个重要目标。合理的饮食结构和科学的运动方式是减肥的基础,但有时候我们可能需要一些额外的帮助。下面是一些减肥备孕的药方大全配方,希望能对正在备孕或计划备孕的女性 ...[详细]
-
在全球电子线路板产业加速向亚洲转移的浪潮中,江西鑫金晖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凭借在PCB文字/阻焊丝印机、烤箱、隧道炉设备解决方案领域的卓越表现,成为行业焦点;并创新驱动发展,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为全球PCB ...[详细]